时间:2022-09-28 16:13:13 | 浏览:1768
河南日报讯(记者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1月22日,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内,东鑫焦化技改、碳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石龙区素有“煤海之乡”之称,曾是平顶山市乃至全省的主要煤炭开采地和输出地,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的开发,导致辖区矸石遍地、煤尘飞扬、水资源枯竭,还产生了大量采空区和地面塌陷区。
面对困境,石龙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砍掉大量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并围绕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和强链,上马一批高科技、环保型项目,形成了以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为主导,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等其他产业配套互补的发展格局。短短几年间,全区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2015年的1.9%增至2019年的8.3%。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谋划实施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安置社区、产业平台等项目16个,走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的转型之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石龙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石龙区现有4个街道办事处,辖3个城市社区和24个农村社区。为了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累计建设城市道路9.23公里,改建农村公路6公里、新修“户户通”道路31.6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从塌陷区的三间瓦房,搬进了安置区的两室一厅,高庄街道山高村村民刘文正心中充满了幸福感。过去几年,石龙区以“两搬迁、两改造”为抓手,相继实施改造搬迁安置项目4个,新建安置房面积37.5万平方米。像刘文正一样,4500多户13500多人搬进了干净整洁的新社区,实现了居有所安。
2018年,随着民生工程南水北调石龙区配套水厂项目完工,该区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曾经缺水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以前每逢下雨天,大家都抓紧收集雨水,汇集到水窖里;天旱时只能到城区周边买水。”龙兴街道赵岭村村民姬兰英说,现在再也不用靠天吃水了。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石龙区持续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宜居石龙”计划和“蓝天工程”建设,先后建成花果山生态公园和多个生态游园,南部矿区经生态综合整治新增耕地3158亩,治理河道共4条8公里,出境水水质由原来的地表水劣五类变为三类,持续两年达标,全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在250天以上。
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该区三次产业结构由0.6∶89.9∶9.5调整为去年前三季度的1.7∶59∶39.3,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下降8.1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9.17%、53.8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日,有市民反映,最近一段时间,吉州区白塘路聚德花园小区北侧建筑垃圾、废弃家具等大件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既影响市容市貌又污染环境,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清理。8月13日,记者来到现场采访了解。记者在现场看到,面积近1亩的空地上,露天堆放着废弃家具、
3月17日上午,雁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区会议中心开幕。红旗鲜艳,国徽闪耀。会场悬挂的“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大力推进‘三地四区’建设,奋力争当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领头雁!”横幅,格外醒目,催人奋进。肩负着全区人民的重托,150多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悠悠万事,民生优先。今天下午,在秀洲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经与会代表票决,“无障碍出行”项目、“碧水秀洲”项目、“冬暖夏凉”项目、“美好颐养”项目、“美好善育”项目、“儿童之家”项目、“停安心”项目、“
民生实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2年,我市将继续聚焦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及普惠性幼儿园
近日,黄冈市召开了第六次党代会,这是事关黄冈未来五年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会议。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上,黄冈提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口号。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最新规划中,黄冈依然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湖北省最新城镇体系规划中,黄冈甚至被定位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姚海超 李林果 马鹏飞 文/图平顶山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工业化新城。当前,该市面临转型发展阵痛期、高质量发展初始期、新技术新材料竞相发展机遇期、互联网+智能化制造起步期。在市委书记周斌带领下,平顶山市牢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4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划重点:支持市域大中型企业在市商务中心区设立总部;争取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在市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李水安)9月2日,在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的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不见工人的身影,忙碌的是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它们挥动机械臂精准作业,冲剪、焊接等工序一气呵成。“远东传动轴建设的高端智能化转型升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王俊“十四五”时期,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50强。据《芜湖日报》报道,中国共产党芜湖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于12月18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芜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5月7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临沂市2022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接续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财政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坚持尽力而为、